總結導致蜂窩斜管出現倒塌的五大因素
根據濾池大小,水質情況不同,使用的六角蜂窩斜管填料規格也不同,鑫淼公司生產的蜂窩斜管填料孔徑有Φ25mm Φ35mm Φ50mm Φ80mm,安裝時將燙接好的蜂窩斜管填料單元在填料支架上部自左向右進行組裝,始終保持60°角不變,每一單元順序組裝時要適當壓緊,組裝到較右側時若尺寸不是正合適,需要根據尺寸用散片斜管填料燙接后進行組裝直至全部到位。那么,哪些因素將會導致蜂窩斜管出現倒塌?
1、上向流斜管沉淀池由于具有沉淀效率高,池子容積小等優點而被中小型水廠廣泛采用,為保證設施的正常運行,須解決好其排泥問題。按常規,每班須排泥2次(即4h一次),當原水濁度變化較大,制水量增加時還要適當增加排泥次數、延長排泥時間,F場察看,布水區和積泥已涌入蜂窩斜管內據此分析,排泥不及時,不能夠視原水濁度增高而適時增加排泥次數和延長排泥時間,致使污泥愈積愈多(斜管頂端高處積泥約有10cm)是造成此次蜂窩斜管倒塌的主要原因。
2、沒有定期沖洗和停池清理蜂窩斜管表面,按照水廠規定:一旦發現沉淀池斜管頂端有少量積泥和生長出絮狀藻類,就須及時放水至斜管下邊,使斜管頂端露出水面并用高壓水槍進行斜管表面人工清洗。高壓水槍要沿與斜管60度角方向射水,將管頂、管內的積泥全部沖洗干凈,必要時用手將管頂生長的藻類(沿海地區日照充足,藻類極易在斜管上繁殖生長)清理干凈,然后再用水反復沖洗,打開排污閥將污泥和雜物等排除掉,每隔三個月要停池放水,將部分斜管取出以致鉆到池子下面觀察積泥情況,用高壓水槍沖攪清洗積泥區,并將穿孔排泥管上堵塞的雜物等清除掉。
3、原設計的沉淀池排污閥是普通低壓閥門,每次排泥四只Dg200mm的閥門,各需人工旋轉七十多轉,勞動強度相當大,往往是排泥不徹底。
4、原設計的斜管支撐系統過于簡單。在8m*7m的斜管沉淀池內僅憑借間距為250mm的Dg16mm圓鋼與蘭花螺絲拉緊的支承系統,海水倒灌對一般性防腐處理的圓鋼腐蝕性較大,當斜管區內大量積泥時由于浮力尚可承托,但當池水放空檢修時斜管負荷增大,引起倒塌。
5、夏季用水量增大,為滿足生產、生活用水需要,水廠超負荷運行嚴重(超18%)據操作人員反映:網格反應池進水量大時,蜂窩斜管填料內上升流速增大,清水區內大量跑礬花,并在斜管頂端重新沉積(超過10cm),斜管內充滿了積泥。